close

每個孩子有他與生俱來的氣質,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較細心,做起事來有條有理。有的孩子比較迷糊,做事大而化之。你家約孩子是哪一種個性呢?
  即使是同一對父母生的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氣質。有的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度較差,他不能完整或精細的分辨刺激;有的孩子注意力薄弱,特別容易因外界的干擾而分散了他的專注力,不過這種孩子並非凡事都很粗心、迷糊,當他面對有興趣的事,他也能仔細地做好,但是遇到不感興趣的事就馬馬虎虎、草草了事。
  粗心的孩子通常動手比動腦快,做事時不能夠仔細的觀察,也缺乏全面的思考。雖然有的孩子隨著認知能力的提高,會有所改善,可是對於那些長久習價於粗心行事的孩子,即使認知能力提高,還是會出現粗心的行為,所以爸媽要趁早留意。

增強孩子的敏感度,能改善粗心
  如果孩子對感覺刺激的敏感度較差,爸媽可以透過一些有趣的訓練,協助孩子增加感覺刺激的敏感度。例如,讓他多玩一些「找找看」和「比比看和哪裡不一樣」的遊戲。「找找看」的遊戲是指在一張圖畫,藏有多樣的東西,孩子必須小心觀察才能找得。「比比看和哪裡不一樣」的遊戲,常常是有兩張相似的圖,在這兩張圖之間有些細微的不同,孩子要不斷的利用圖中的一小部份,仔細的觀察比較,才能找出兩者之間的不同。
生活小事粗心,請孩子立刻改正
  在日常的生活中,有的孩子常常心不在焉,離開房間忘了關燈或關電視、吃完東西不會收拾善後,有些爸媽會覺得這些事都是舉手之勞的小事,就順手幫孩子做好。這樣的教養方式,孩子永遠學不會。下次孩子再忘了關燈,不管他那時正在做什麼事,爸媽一定要他放下手邊的事,馬上再回到那個房間把燈關掉。從很多生活例子裡發現,越是造成孩子的不方便時,改正的效果就越好,因為孩子不願意再給自己添加過多的麻煩。只要多練習,孩子粗心大意的行為會逐漸減少。

爸媽別期望過高,孩子才有信心把事情做好
  孩子會粗心,有時不完全是天生如此的,也有可能是後天環境造成的。心理發展學家艾瑞克森主張學齡前兒童正處於主動期,在幼兒的生活中,還沒有太多失敗的經驗,喜歡主動的嘗試新事物,對自己總懷有無比的信心;縱然短暫的失敗,一下子就會被孩子拋諸腦後,再面對下一個挑戰,又會躍躍欲試。每當孩子順利完成一件事情時,他會感到快樂,也會增強自信心;相反地,如果孩子總是面對失敗的結果,慢慢地他會覺得自己事情都做不好,自信心就會變得低落,久了之後,面對新的事物時也不願再嘗試。
  很多爸媽因為孩子粗心而導致狀況百出,感到頭疼不己,在焦急之餘,只知道責怪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做不好,結果孩子粗心的問題不但從未獲得改善,反而弄得親子之間很不愉快。爸媽對孩子期許過高,當孩子達不到時,爸媽會覺得失望、生氣,而這樣的反應只會加深孩子的挫折與無能感,對孩子並無幫助。
給孩子時間,慢慢地累積經驗與學習
  請爸媽以孩子的角度思考,4~7 歲的孩子在生活中累積多少了經驗?有很多事情是靠學習得來的。當你要求孩子做好一件事時,是否曾教導過孩子如何把這件事做好?孩子粗心有很多時候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有效的處理事情。很多成人看來輕而易舉的事,只要是孩子沒做過,或還沒機會學到如何做好的訣竅之前,對他都是一項挑戰。

例如,安安很喜歡他的玩具小汽車,每次出門總要帶著好幾輛車子。可是安安是個小迷糊,車子帶出門,卻常忘記帶回家。每次掉車子,安安總是感到很懊惱,有時甚至要大哭一場。爸媽要如何幫助安安改善這個粗心的問題呢?爸媽可以試著在出門前先討論或提醒,例如:

媽媽說:「安安,等一下我們要去大伯家玩,我知道你喜歡玩小汽車,你可以帶兩輛車子。」
  安安說:「兩輛太少了,我要帶6輛。」
  媽媽說:「我知道你和想堂哥玩車子,但是出門不方便帶那麼多,很容易丟掉的。下次我們可以請大伯帶他到我們家來,你就可以跟他分享所有的亭子。你先練習帶一、兩輛出門,如果能保管好,以後再增加車子的數量。」
  等到拜訪親友後,準備回家前,爸媽可以再次提醒孩子收拾今天帶去的小汽車,孩子收拾好了立即誇獎他好棒,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的東西了。

持續練習,重新建立細心的習慣
  研究指出,一個人在建立一項新的習慣時,至少要連續不斷的練習21天以上,才能將這個習慣建立起來。在年齡越小時,成效越好。所以當父母在引導孩子時,也要記得讓孩子有機會不斷的練習。孩子粗心大意不是無可救藥,重要的是爸媽必須有耐心的教導他一些做事的小方法,並不斷地讓孩子練習,慢慢的,粗心的孩子也會變得細心,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本文摘自學前雜誌

&心得分享:

   粗心大意是低年級孩子的通病,其實就以大人來說也有粗心大意的時候。粗心大意的原因有很多,未必不能改善,大人應以平常心面對,勿開始就一昧責備。尤其剛從幼稚園升上一年級的孩子,無論學校環境、課業形式、生活作息都完全不同,所以令孩子粗心大意的原因,亦可能是專注力不足,無法集中精神,以致大意出錯;或是緊張自己在課業成績上的表現,擔心犯錯所致。

   如果孩子愈感到害怕,就愈容易出錯。此時,爸媽和師長不妨多去了解和幫助消除不必要的緊張,要有的耐心指導和正面鼓勵,當然只要孩子有進步,就應立即給於適時的鼓勵和讚美,這樣有助於孩子的學習動力,並且可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最重要的,教授孩子自我反思和改正錯誤的方法。因為,孩子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探索成功的過程,隨著他們身心發展,粗心的問題是可以克服和解決的!

開學已進入第三週,發現班上幾位個性較迷糊、粗心的孩子們已有大大的進步,身為師長的我真的感到很開心及欣慰。在此也感謝爸爸媽媽們的協助和指導,辛苦您們了!!

J與親愛的爸爸媽媽共勉之~~

              一年級 老師 陳淑媛敬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ndm999 的頭像
    bandm999

    吉的堡美語安親學校-麻豆分校 KID CASTLE

    bandm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