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的寒假科學課程主題名稱:阿基米德力學世界
內容在於透過齒輪與槓桿來解釋何謂力學原理,並且在上課的過程中,讓小朋友自己動手組裝,創造出許多各式各樣藉由齒輪傳動的模型!!既動腦又動手!!更可以讓小朋友在自己動手做的過程中,快樂的學習!!
課程介紹:
什麼叫做齒輪?
據說早在希臘時代就開始有人研究齒輪,亞里斯多德、阿基米德都研究過。
約在西元前150年的時候,希臘有名的發明家古蒂西比奧斯在圓板工作臺邊緣上均勻的插上鞘子,使它與鞘輪嚙合,它把它應用到刻漏上。
西元前100年,亞歷山人赫倫在里程計中使用齒輪
西元1世紀,羅馬建築家畢多畢斯製作小汽車是制粉機也使用了齒輪傳動
到14世紀,開始在鐘錶上使用齒輪
17世紀,丹麥科學家發表了製造齒輪的基準曲線。
齒輪的日常生活應用: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您是否想過何種器具用品及各式各樣的機械是由齒輪來傳達動力的呢?
舉例:日常生活器具、機械用品…
鑽洞機、起重機、攪拌機、鐘錶、里程計……
齒輪的齒有何特別:
齒輪的齒在設計上有何要考慮的因素?
有沒有看過正方形的齒?圓形的齒?橢圓形的齒?三角形的齒?
若如果將齒輪的輪齒做為正方形齒輪將無法運轉,將齒輪改小,則使齒輪可運轉了,
但看看,接觸點滑動產生時快時慢的現象,並會引起振動及噪音,要改善從動輪時快時慢的缺點,所以齒輪的外緣必須做成特殊的曲線以滿足齒輪傳動的基本定律。
齒輪的位置名稱:
為了要區分出力的開始和結束,科學家有利用力的位置起了名字加以辨識。
原動輪:力由此傳導,是主動狀態
從動輪:接受力的傳導,是被動狀態
惰輪:位於原動輪和從動輪之間的齒輪
齒輪的功能:
傳達動力、改變運動方向、改變傳動速率
以下是瘋狂科學力學課程動手做內容
小磨坊
大風車
變速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