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引導孩子走向寫作之路

                                                                                      文/陳招池(國小校長)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第一位導師,也是重要的語言指導者。當他張口牙牙學語時,我們都很有耐心的教他發出正確的聲音,從單字到疊字,從多個字到有意義的一句話,最後完成整個思想的表達,這種口語表達能力,幾乎都是在家庭中學到的。

    但是寫作能力卻往往被父母疏忽掉,以為讀書、寫作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很少有家長為孩子奠定書寫的基礎,難怪我們的孩子講起話來頭頭是道,但要請他(她)把講的內容寫出來,就腦袋空白,遲遲無法動筆,甚至於寫出詞不達意的內容。

寫作可以看成一種習慣,經常動筆寫,久而久之就成為行為溝通模式,越早養成越好,在家裡的時間長,可藉由親子互動的方式達成,以下幾點是最容易收到效果:

一、製造寫作的機會:有位語文老師想出一個妙招,要學生把要跟老師說的事(或打小報告)都寫在紙條上,等會兒老師再處理,就是製造寫作機會給學生。

學生在情緒激動時,寫出來的東西比較真實,而且為了讓老師看懂,會注意修飾語意,有助於寫作功力的提升。在家裡,父母跟孩子的互動更為頻繁,有時候大人忙家事,無暇專心傾聽孩子說話,這時不妨請孩子先寫在紙條上,一樣可以增加寫作的機會。

二、親子之間善用紙筆溝通:我們期望孩子用書寫的方式溝通,孩子也希望得到對方的回應,當我們看到孩子的紙條,不妨也用書寫方式回覆,讓互動是雙向的,可以有效溝通的,孩子最怕的是有表達沒回應,有如石沉大海,寫了也白寫。

 、增加孩子的生活經驗:如果把寫作譬喻成像廚師做菜,那麼生活經驗就是材料。準備的材料越多,做出來的菜色就越豐富,越有變化。

所以必須多帶孩子出去見見世面,家庭聯誼、拜訪親戚、設計旅遊等,都是可以增加寫作的題材,甚至於鼓勵孩子參加學校各種表演活動,從中獲得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具體經驗。

四、提供便捷的書寫工具:家中準備書寫用具如便條紙、磁鐵、留言板、小黑板、板等,方便孩子取用。人都有惰性,雖然從家中找出一張紙和一枝筆並不困難,但心裡往往想的是:「麻煩,算了!」改變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父母盡量選擇文雅用語:孩子寫作的內容與品質,絕對跟父母慣用的語彙有關。要提升孩子寫作的品質,父母必須選擇文雅、精準的語彙,讓孩子耳濡目染,從「我手寫我口」開始,久而久之,造句遣辭自然趨近高尚文雅。

子不會作文就送去補習,請明星老師惡補,用快、狠、準的方式企圖加速學習,這樣是揠苗助長,對提升寫作絕對是傷害。

    寫作這項能力是長期累積而成的,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最長,溝通的機會也最多,如果能製造寫作的動機,同時多陪孩子閱讀書籍,營造書香家庭,如此,寫作對孩子而言,就像說話一樣簡單。(本文摘自《泰山真愛家庭》雜誌第49期)

文章出處http://www.taisun.org.tw/qNewsLetter_Show.asp?NewsLetter_ID=603泰山文化基金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bandm999 的頭像
    bandm999

    吉的堡美語安親學校-麻豆分校 KID CASTLE

    bandm9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